《汕头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 遇 见 了 光

   期次:第429期      查看:80   


  15法学柳佳炜
  20岁于我是最丰富,最美好的年纪!执笔写下这篇文章,给过往的自己,也给未来的自己!想法很多,最有感触的一点便是明白了“我们只有一个人生,而且它是占有不了的”。
  刚上大三的我十分焦虑急躁,不知是因为忽然少了沉甸甸的负担,还是因为有目标却没有行动力,总之烦心事很多,竟使得自己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甚至失眠,常常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却找不到存在的理由。
  后来,我遇到了哲学作家周国平先生。我是因为欣赏周先生的性格才关注他的文字的,朋友说他深沉而世俗,深沉在他的孤独和探索,世俗在他对家庭的依恋和责任。与其说我与周先生的性格相像,倒不如说我有多希望自己能活出他当年的模样。
  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若干年前的日记,和他上世纪的文字在意蕴上惊人地相似,只不过周先生用更加贴切和深沉的方法进行表达,这种感觉就是找到了互相理解的挚友一般。更甚者,我借着他的文字,理清了自己内心混乱而深沉的想法,这种感觉似是内心深处被一览无余,又宛如那人替哑者发声,继而萌生了一种羞耻而感恩的心态。无论何种情况,都实现了一种跨时空的情感共鸣,很多事情其实不需要我们真正意义上去解决,能够被理解,就已经很幸福了。
  既然自己前几年的文字能与他上世纪的作品互相映照,那么也许我眼下所面临的困惑,也能够由周先生———未来的“自己”来答疑呢,而且给出的想必也是自己最想要的答案吧。
  因为周先生,我拥有了此刻的通透和智慧。
  “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患得患失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所以不妨停下来品味一下,至少在精雕细琢自己人生的过程中别忘了去欣赏吧。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焦虑和迷茫的根本原因就是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去做每一件事,以致于对结果的执念超过了对情感和经历的体悟本身。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为了水库边凉凉的风,为了路边摇曳的花儿,为了热腾腾的食物,还有心中小小的愿望。这些一定要去占有吗,其实未必。说不清这些过眼云烟的东西对我的人生来说有什么意义,但是也正是每天零零散散的小美好,成为了照亮我心头的光,成了说不清来源的幸福源泉。
  活着去享受人生吧,20岁的我仍然很忙碌,但是也很快乐。

汕头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122次访问,全刊已有145085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