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民的名义》 编剧周梅森 畅谈创作历程

   期次:第429期      查看:147   





  文/凡德华萧晓彤 图/林文琪
  7月21日上午,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携《人民的名义》来到香港书展,与读者和观众近距离交流,通过与主持人何亮亮对答的方式,畅谈其人生经历及创作的心路历程。
  在分享会现场,空调的低温也无法冷却书迷、剧迷的热情。过道早早被各路记者占满,摄像人员的前额渗出汗珠。当主持人何亮亮问道:“看过《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的观众请举手。”现场听众不约而同地都举起了手。这部剧的魅力之大可见一斑,而周梅森,就是这一切魅力的创造者。
  周梅森:巴尔扎克式人物
  周梅森在交流会上表示,自己写政治题材是因为“作家有责任去关心政治,政治题材创作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周梅森的政治题材创作中,巴尔扎克是他的领路人。在14岁时,《巴尔扎克传》中一句“他(拿破仑)用剑征服世界,我要用笔征服世界”影响了他的一生。“巴尔扎克是我的信仰。”
  周梅森如是说。
  在文学创作中,他们之间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巴尔扎克一生坚持文学创作要关注社会现实,提出“作家应成为时代的思想家”的理念。而周梅森也认为作家应成为“民族的担当”。俩人的思想,都既带有现实主义的锋利,也不失理想主义的光芒。
  《人民的名义》缔造了奇迹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自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卫视播出以来,收视率迅速破8,爱奇艺、腾讯等国内六大视频网站每天点击量超过8000万次,缔造了国内电视剧的收视神话。同时,电视剧的热播也带动了小说的销售。同名小说《人民的名义》自2017年1月发售以来,三个月只售出7万册,而在电视剧首播后的第二天,出版的书籍销量激增,到了29号在书店已经买不到《人民的名义》了。有些地方出现了预定购买,凭身份证限购一本的情况。到了4月10号左右,该书以每天10万册的数量一直出售到20号,共印了100多万册,整个四月印了156万册。何亮亮称,在21世纪的中国文坛,这个销售记录已然是个奇迹。
  作者周梅森承认,电视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小说。他表示:“电视剧在目前的传播媒介中是最广泛的,没有之一”。但同时,他也提出,《人民的名义》成为“现象级”作品,是文学的胜利,因为电视剧的剧本来自文学创作;而书中描写的内容也包含了他八年中对中国政治环境的思索,他把自己的感想都融入到了剧本中去了。
  《人民的名义》创作历程
  谈及拍摄的契机时,周梅森表示因为“中国的反腐进行了那么多年,反了那么多贪官,却没有一部反腐剧出来,和社会很脱轨”。
  为什么《人民的名义》能成为现象级作品?周梅森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小说比较实际地反映了中国的政治生态,文艺作品不能掠过政治生态。”真实、细致地还原中国的官场生活,是《人民的名义》优于其他小说的地方。
  尽管《人民的名义》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提及当初拍摄的经历周梅森也感叹:“影视编剧的创作困难多一些。”他表示,这部剧的开拍非常冒险。
  “在开机前我们可以用的现金只有2000万。”但当时请了很多明星大腕,花销很大,他保守估计需要一个亿。电视剧的拍摄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剧组的转机发生在开机拍摄一个月后———湖南卫视决定用2.2亿元买下这部剧的版权,先预付40%。周梅森认为,正是这8800万,使得剧组坚持了下来。
  因此,在《人民的名义》大火,很多人认为版权“卖亏了”的情况下,周梅森仍然坚持“没有亏,因为没有投资商的支持,就不可能有这部剧。”
  他认为:“这个小说的成功推出也体现了我们现在社会的一种政治开明和进步。”比如在以前,“汉大帮”和“秘书帮”这些字眼是不能提的,但是现在可以播出,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成就。

汕头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983次访问,全刊已有1381156次访问